第270章 潜龙在渊,全居九五(1/2)
作品:《星相师,开局传承推背图》接下来的两天,凌霄一直带着贪狼在山中赶路。
这一天,他们来到一座高峰之上,高峰下面,是深不见底的峡谷。
峡谷之中,山风凛冽,带动的气流摩擦,形成了宛若虎啸龙吟一般的声音。
凌霄身为星相师,出于职业习惯,开始观看这里的地势与地气。
所谓地势,就是指山川地理的形状走势。
而地气,就要玄乎的多了,指的是地脉地气的潜在变化与暗藏的玄机。
寻常风水师,要么擅长观察地势,这一类被称为“形势派”。要么擅长观察地气,这一类被称为“理气派”。
两种流派各有所长,也互有所补,只不过因为古老的门户之见,相互看不顺眼。
星相师一脉的前辈们,很看不惯这种门户之见,于是就把两派的技艺都学了过来。
到了明朝时期,星相师一脉的前辈刘伯温,把两派的技艺融合贯通,独树一帜,成为五百年来最为杰出的风水宗师。
凌霄手里的《推背图》中,被刘伯温花了大笔墨,记录了他所传的风水术。
他时时钻研揣摩,所得非浅,算是略得其中的几分玄妙了。
此刻,凌霄站在山峰之上,居高临下往下望,顿时把周边的地理地貌尽收眼底,山川地脉也了然于胸。
但此刻的时间不对!
此时正是正午时分,烈阳高照。
而地气属阴,这个时候正是蛰伏之时。
因此高明的风水师,很少在正午去看风水。
待到了晚间,阳气消散,阴气升腾,才是观察地气变化的最佳时机。
凌霄有的是时间,他让贪狼去找吃的,自己则找了一块青石坐下,取出《推背图》,翻看上面的风水图例,和自己刚才看到的地形地貌相印证。
贪狼就算受伤了,还不忘主人,不一会儿送来了一堆野果给主人食用。
直到子时三刻,凌霄才霍然起身,重新回到了峰顶之上,运足了目力,向下观望。
此时正是一天中的阴阳交替之时,阳气消散,阴气升腾,正适合风水师望气。
今夜天上无月,星光也有些暗淡。
但对于凌霄来说,并不影响。只见他眼中星光涌动,呈现在他视野中的景象,已经与常人所见不同。
大家都知道,佛门的那群秃瓢没事儿总喜欢故弄玄虚。
但不得不承认,历代佛门之中,同样是高人辈出。
宋朝有个老和尚,把人生分为三个境界,分别是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、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、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”。
第一重境界,说的是看到的都是事物的表象,说明你修行还不够深。
第二重境界,说你已经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本质,道行已经不浅了。
第三重境界,是说你已经大彻大悟,看破虚妄,返璞归真了!
这三种境界,同样适用于风水领域。
一个风水师,如果只能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会”,说明他还停留在风水学的表面上,只算是才入门而已。
若是他能达到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的境界,那就相当了不起了。
在这样的人眼中,山川地理、河流湖泊,就像棋盘上的棋子一样,其进退规则,诸般变化,都逃不过其一双眼睛。
有了这种本事,才能真正被称为风水师。
若是能达到第三境界,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”,那就不得了了。此人已经可以成为风水领域的传奇人物。
古往今来,能达到第三境的风水师,屈指可数。那是可以和刘伯温相比肩的存在了。
凌霄目前在风水术上面的造诣,还远远达不到第三境,连第二重境界都有点勉强。
但星相师有自身优势,就说凌霄的一双眼睛吧,在星光灵力的加持下,直接就能做到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。
有这种神通增幅,凌霄的风水术,已经不弱于任何一位“第二境”的风水师了。
此刻,凌霄眼中所看到的世界,正处于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的玄妙状态中。
就如他脚下的山峰,此刻宛如活物一般,正处于蠕动状态下。
也就是说,这座山峰在“行走”。
如果没有外力干涉,一千年后再观此山,它的形状较之今日,将有略微的变化。整座山峰的重心,较之今日将向东偏离三米左右。
就是说,凌霄脚下的这一座山峰,一千年的时间,足足“行走”了三米之远。
好吧,所谓的山在“行走”,只是用了拟人的手法。
事实上,这是地脉在运动,牵动山峰产生了位移。
凌霄看完了脚下的山峰,又居高临下,朝着峡谷看去。
只是看了片刻,凌霄的深情突然一震。
在他特殊的视野之下,只见一条金黄色的龙形地气,自峡谷之底出现,然后张牙舞爪,扶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星相师,开局传承推背图 最新章节第270章 潜龙在渊,全居九五,网址:https://www.88gp.org/340/340746/270.html